馬六甲古城 | 煎蕊與娘惹菜的48小時




古城馬六甲,馬來西亞歷史文明的起點。

地理課提過的馬六甲——海上生命線咽喉所在。 這裡曾經是葡萄牙、荷蘭、英國殖民地,匯集了多國風格的文化遺產。

鄭和下西洋六次停靠,濃厚的南洋風格與中國傳統文化多種風格在此相互交融與碰撞,文化氣氛交融濃厚,歷史遺跡眾多,每一處都是歷史和人文底蘊。 

這裡的路很窄,房子很矮,就是想象中「南洋味」的模樣。每個轉角,都蘊藏歷史,你無需特地尋覓,就能發現驚喜; 

馬六甲,就是這麼一個盛載著故事的好地方。 


Day 1

🕐 1300 
🌸 鬼門關 Jalan Jambatan 


馬六甲有個地方,名字一聽就讓人聞風喪膽,叫鬼門關。 

連接馬六甲河兩岸的拱橋,名叫鬼門關橋,橋的一端是碼頭工人集居的板底街,另一端則是賭檔、鴉片館及妓院等嫖賭飲蕩吹三教九流之地,碼頭工人放工后頂不住誘惑,耐不住寂寞,過橋消遣就像步上奈何橋,走上不歸路,萬念俱灰就會在橋上跳河自盡,所以此橋就被戲稱為「鬼門關」。  

不過鬼門關橋沒有想象中那麼恐怖,反而多了一絲南洋文青風情,橋身是粉紅色的,遠處可見聖芳濟教堂的尖頂。


鬼門關街道短短窄窄,街頭到巷尾只有30家老店,很多都已經沒有在營業,留在老人家守著百年老厝,有的五金店和金鋪還在經營,部分舊店鋪已經改裝成文青咖啡館或特色民宿,為老街注入新血脈。  

我在橋頭看風景拍照,一把聲音從屋子傳出來: 

「小姐,坐在橋上面拍照比較美,你坐上去看看!」 

 門可羅雀的鬼門關小巷,有人情味。




🕖 1900 
🥢 Wild Coriander 


馬六甲河沿岸餐廳,外觀和其他普通老屋無差別,但其實別有洞天,內部裝飾以娘惹風格為主,裝潢古色古香,仍保存著不少馬六甲舊時代的建築風格,包括地磚、天井及木制旋轉樓梯。 

這些菜都是老闆娘的拿手私房菜,這些味道在別的地方是吃不到的。這裡裝潢古色古香,徬彿走進時光隧道來到了舊時代。


招牌菜是結合4種米飯的拼盤,有白飯、椰漿飯、藍花飯和黃姜糯米飯。除了附上鮮美的辣椒叄巴,也有酸酸甜甜非常開胃的Acar和椰香濃郁的仁當雞,讓大家可同一時間品嘗不同搭配、不同口感所帶來的好滋味。 


🕗 2000 
🏮 雞場街夜市 Jonker Street 


馬六甲名氣最大的街道,每逢週五至周日,一連三天傍晚起至凌晨經營夜市,擺攤展售各種地道美食、精美藝品、聞名土產等,邊逛還可以邊聽空中電台廣播。  

個人覺得夜市沒有什麼太特別的,就是和國內普通的pasar malam沒什麼兩樣。 不過吸引我的是沿街都是結合中式南洋建築風格的古樓林立,包括百年華人同鄉會館以及寺廟。  

這些老房子門口都窄窄的,內裡卻既深且長,原因是以往的制度規定門口越闊,这一户人家要繳的稅就越多,居民就動腦筋想出了這種建築方式,所以光看會館的規模和裝潢,就知道當年先輩抵步時究竟哪個籍貫的人聲勢更大。


部分會館還有會員的歌舞會,有的正進行阿姨健康操,有的正進行大叔歌友會,唱著最經典的《光輝歲月》。  

中年男女无惧游客驻步张望,外地人拿起手机录一段Instastory,激起叔叔阿姨的斗志,女的跳得更起劲,男的唱得更用力,夜已深,但迈入迟暮之年的长辈们心很young。 


🕙 2200
🛏 The Bridge Loft  


下榻的airbnbThe Bridge Loft,就位於鬼門關橋的對岸,小社區幽靜宜人,步行到景點和鬧區也不遠,算是非常理想的住所。民宿主人是土生土長的馬六甲古城人,提供很多道地資訊。


房間結合古早味的擺設,看得出屋主很努力復刻舊馬六甲的風情。 

早上的時候,斑駁的光影射進來照在床上的感覺,靜謐的,生活中的小美好。 


街坊鄰里都是尋常百姓家,早上和下午會聽到主婦在廚房忙碌的動靜,傍晚還見蹣跚的小販推車到鬧區做生意,本地人用汗水堅守傳統味道,值得尊敬。     




Day 2

🕙 1000 
🍧 祖傳冰室 60 east & west rendezvous 


冰室只賣兩種東西,一是煎蕊,二是娘惹粽,两种美食称得上是马六甲食物界的青龙白虎。  

娘惹棕子很受本地人喜歡。雖然它是中等大小的,但是餡料很足。店家自制的肉是必備的成分,又添加了冬梅提高了整體的香味與甜蜜的甜點。 藍色的顏色不是人造色素,而是來自豆蝶花,這種花的藍色就是娘惹菜系的靈魂。  


冰块在机器上快速旋转,碎碎绵绵的刨冰掉到碗里,老板在洁白的碎冰上淋上浓郁的马六甲椰糖。 

烈日下的古城,游客体感温度直线上升,吃下一口绵密的煎蕊,齿颊留香,这就是古早味的感觉,抽象难以形容,只留在味蕾的记忆库中。 

来到冰室,娘惹粽和煎蕊都要选原味,那是美食的初始状态,无加工不添加。 


🕛 1200 
🚤 馬六甲河畔 Malacca river 


馬六甲河是古城的主要動脈,溝通起馬六甲景區間的紐帶,串聯起老城的各處歷史遺產。 

近幾年馬來西亞壁畫泛藍,不過這裡沿著河邊的的壁畫不至於讓人看得格格不入,還有一絲異國風情。


幾百年的光影濃縮成一個下午,漫步河邊,抒情又享受。 


🕐 1300 
🧧  三多廟  


馬六甲古城幾乎百步一廟,個個都香火鼎盛,最著名的當然是歷史課本上的青雲亭。 

不過這回,我找到另一個光聽名字就覺得福氣滿滿的廟宇——三多廟。  

到底是哪三多,廟祝說他不識字,不過很努力的解釋說,所謂三多,就是多福多壽多子孫。廟祝很熱情地教我如何上香拜拜,還說求子一定要過來,因為這是馬六甲最靈驗的求子廟宇。 

這個三多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,已經有224年曆史,見證華人先賢在這片土地開疆拓土,那麼多年來,不知多少善男信女在這個廟宇的保佑加持下喜獲麟兒,如今已經不可考。

如果廟宇橫樑上的雕花會說話,她一定有個數字。


END

Comments